Distance is carried out 104days 中文
| Beijing International Fair
 

媒体中心

MEDIA CENTER

1696人More than 50% of China's department stores are playing new retail!

2018-05-25

根据最近发布的《2017 - 2018 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2017 年百货零售企业发展情况明显好转,在接受调查的 85 家百货零售企业中,销售额、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9.10% 和 2.32%,增幅比上一年均有大幅提升。


这份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百货商业协会、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报告,分析了中国百货零售业的现状,并探讨行业的转型之路。


报告认为,零售新物种呈井喷式爆发,百货零售企业开始迈向多业态发展之路。而随着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牵手百货零售企业,线上线下的融合正在加速。

百货企业“去百货化”

近两年,百货企业中出现了一股“更名潮”。


报告总结,“更名潮”背后,是百货企业“去百货化”、变身为多业态、综合服务的全零售企业的决心。


调查显示,高达 83.5% 的受访百货企业已经涉足百货以外的零售业态,其中超市、购物中心和便利店最为普遍。另有 41.3% 的企业表示有计划在未来一年內涉足其他零售业态,这当中以购物中心、便利店及奥特莱斯业态最受关注。以便利店为代表的小业态,更是逐渐受到热捧。


百货商场开出“买手店”

面对入驻品牌同质化的趋势,如何打好差异化竞争的牌?不少百货企业尝试自营模式,并引入买手店,以提升商品个性及毛利率。


调查发现,76.8% 受访百货已经实行自采自营模式,但近 55.5% 受访百货企业的现有自采自营比例不到10%。


此外,32.1% 的受访百货已经开发自有品牌,比去年增加 7.1 个百分点。其中超过 61.5% 的企业表示过去一年增加了自有品牌比例。

用数据给顾客精准“画像”

数字技术成为新消费时代百货零售企业转型的“利器”。


报告指出,面对新消费时代,百货店要利用数据精准描画消费者需求,再针对性地提供商品。高达 92.6% 的受访企业有收集消费者数据。其中,96.1% 的受访企业通过会员卡/会员计划,42.7% 通过门店 WIFI,24.0% 通过网络商品购买历史信息。

用黑科技全面提升互动体验

2017 年 5 月 , 银泰百货宁波东门店闭店重装,加入了更多体验业态,并引入增强现实(AR)、虚拟实境(VR)等黑科技,搭建 3D 试衣间和线下免支付“无人超市”等。


调查显示,在当前实体店有应用科技的受访百货企业中,83.4% 已在门店铺设 WiFi,37.1% 设有产品二维码,19.9% 设有互动指示屏,9.3% 有应用虚拟试衣镜等,以提升顾客购物体验。


零售新物种井喷式爆发

随着百货企业开启多业态发展之路,零售新物种也呈井喷式爆发。许多百货企业也都在积极探索新经营模式、开发“新物种”,瞄准更具体精确的目标市场。

线上线下融合加速

2017 年,零售业进入加速整合期。一方面,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大规模向线下渗透;另一方面,实体零售价值凸显,优质的线下零售品牌得到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


越来越多的百货企业意识到,要实现零售转型,必须与互联网公司或大型电商合作。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已经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 O2O,另有 13.5% 的企业表示正计划与互联网企业合作。


阿里巴巴先后与百联、三江、新华都和高鑫零售达成战略合作,以大润发、欧尚为代表的中国最大商超卖场集团从商业模式和资本结构上双通道加入由阿里推动的新零售革命。同样入股百货企业的还有腾讯、京东等。

百货零售转型挑战与建议

报告分析了百货行业转型存在的诸多困难。


首先是成本上升加大转型压力。物流成本高企,房地产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零售企业经营成本压力依然较大,微利经营甚至亏损经营导致部分企业没有足够资金用于转型创新。


其次是转型有待系统变革。简单的业态组合或业态细分或聚焦,不能解决行业遭遇困境的根源问题。转型升级并不意味着只是进行空间改造,而引入各种体验业态,社交性场景,标配化地增加餐饮层、开设电影院,开设各类儿童项目等,也未必一定能够很好地实现引流效果,带来整体项目业绩提升。

 

再次是全渠道建设成效不明显。部分企业对线上线下融合认识片面,形式上虽实现O2O模式,建立线上支付平台,但缺乏实质进展,也没有实现与消费者的有效互动。有的企业网上营销平台建成后缺乏专业团队,对消费大数据信息挖掘不够,无法实现精细化运营,差异化管理。